盛夏时节,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英也尔乡荒地村绿树成荫,瓜果飘香。顺着笔直整洁的柏油路,记者见到喀斯木·阿皮孜。作为英吉沙县舒特润奶制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喀斯木·阿皮孜正忙着把一箱箱奶制品装上汽车。
走进合作社的加工车间内,只见原料乳预验收、净乳、冷藏、杀菌、发酵等标准化制作流程正在有序进行。“每天早上农民把牛奶送过来,一天能收400公斤牛奶,收完再进行鲜牛奶过滤杀菌发酵等程序。”喀斯木·阿皮孜告诉记者。
“以前主要靠种地,面朝黄土背朝天,也养了些奶牛。”喀斯木·阿皮孜说,过去就是靠卖点奶子,从没想过自己能开工厂当老板。变化,从中建新疆建工“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到来后开始。
(资料图片)
驻村工作队进村后,全面了解荒地村产业发展条件,经过评估,选定了特色养殖、西梅种植、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做文章。
“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召集我们开会,动员我们投资搞酸奶加工厂。村民们一下子炸开了锅,大家左思右想,心里直犯嘀咕,生怕这钱打了水漂。”喀斯木·阿皮孜回忆。
工作队队长黄河清走村入户,细致地给村民做起思想动员。“黄队长掰着指头给我算起账:卖一公斤牛奶4元钱,而做成酸奶变成7块。且不说收入更好了,养殖户就再也不用发愁挤出来的奶卖不掉。大家抱团起来一同致富。”喀斯木·阿皮孜说,后来自己就主动报名入股酸奶加工厂。
(中建新疆建工驻村工作队队长黄河清向参观人员介绍舒特润酸奶厂生产情况。黄潇 摄)
看到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村民们一呼百应。建厂房、进设备、搞生产,酸奶生产厂逐渐迈上正规。
光有好产品还不行,办理卫生许可证,设计产品包装,给厂子联系销路,又成了村民们面前的“拦路虎”。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们未雨绸缪,夜以继日忙碌着,让酸奶合作社的产品实现了出村进城。
“这个酸奶加工厂,不仅帮助农民解决了牛奶出售问题,提高了农民们的收入,同时可以提高村集体收入,我自己的也渐渐尝到了甜头。”喀斯木·阿皮孜向记者竖起大拇指,有了加工厂,真是“一举三得”。
近年来,中建新疆建工驻村工作队以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通过申报养殖小区、奶牛合作社、家政服务合作社、木工合作社、建筑劳务队等各类项目,稳步推进产业发展,在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实现了部分村民就近就业,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产业的源头活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潜能。村民们不仅腰包鼓了,思维也更加活络起来。“现在,我们正在和工作队商量,如何推进标准化养殖,统一奶源,统一生产标准,让我们的奶产品质量更有保障。我们还计划着创立自己的品牌,让我们的产品更好地走向市场。”喀斯木·阿皮孜骄傲地向记者讲述着他和合作社的新打算。“现在的设备,都是全自动化的,没有知识的话,真是寸步难行。”喀斯木·阿皮孜珍惜每一次培训和外出学习的机会,他希望,自己的孩子们今后能够好好学技术,把产业兴村的事业发扬光大。
(工作人员正在舒特润酸奶厂加工仪器前进行生产设备操作。黄潇摄)
采访结束时,记者走出喀斯木·阿皮孜的合作社,酸奶生产车间里轰鸣的机器声不绝于耳,喀斯木·阿皮孜搓了搓手,转身走进车间,又开始了新的忙碌。
“只要肯努力,日子就会有奔头。”喀斯木·阿皮孜坚定的话语,依然在记者耳边回荡。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慧 尚杰 赵明昊 王艺钊 通讯员 黄潇 历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