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首映的我从影院出来后心情很平淡。不是说不好,大抵是因为那样的滋味过去已经体会过了。当那样的感情再度袭来时,仿佛有“第四面墙”帮我把这种感情抵御了,使我能淡然地看完片子。所以刚开始我是不知到该如何评价这部片子的。但是夜晚,“第四面墙”松动,突然就感受到了影片中的人,李白、高适等人强烈的意志。
我最近在看一本书,书名叫《活下去的理由》。作者是玛特·海格,一个抑郁症患者。书中有一段原话是这样的:
(资料图)
其实抑郁症不是一个能用“意志力”解决的问题,至少不是“别想太多,挺住就好”的意志力。它更像是一种情绪的放大和锐化处理,一种从平淡到诗意的转变。24岁之前,我没有体验过这样的痛苦,但同样没有感知过这样的快乐。抑郁症也许是这种觉醒的代价,然而当它真正发生在你身上时,这代价却又显得太过沉重,乌云再美也是乌云。
心中的诗意消失,乌云再美也是乌云。什么“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都不会形成诗句,都不会有什么意义。或许只有在那糟糕的时候人们才会感受到诗歌带来的治愈,文学存在的意义。
小时候我会背唐诗,但不解其意;老师说诗里表达了诗人抑郁不得志的情感,但是我不了解那份情感的沉重,只有寥寥几字我背下了:“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这股劲,我很多年后才明白,他的难,被他用浪漫的诗歌很好的掩饰了。
我很喜欢影片里对李白的设定和描写。我印象中那个谪仙的李白,一下子就变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了。士农工商,商在底层。李白是商人之子,无法参加科举考试。行卷吧,达官贵人瞧不上李白的出生。李白一生都在逆天改命,无论是入赘,还是求仙问道。尽管他诗里有豪放与浪漫,有豁达与随性,但是你说人怎么可能每天都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呢?
《活下去的理由》里关于表达情绪,作者是这样阐述的:
我回到餐桌前,坐下,没有向任何人透露我的感觉。照实讲出只会让状况变得更糟糕,假装正常才会让我感觉舒服一点。我选择假装正常。
读书人的傲气哪能说丢就丢啊!诗里豪放不代表不在意。就像男儿有泪不轻弹,死要面子活受罪。唐朝人人写诗。黄鹤楼有诗,长安有诗,就像如今的互联网,人人都有一个ID,发表的文字所有人可见。那李白这个大V,发表出来的东西可还不得斟酌斟酌!尽管千金散尽,官场失意,生活窘迫,李白也要用一首《将进酒》保留些体面。苦与不苦,自己知道,此时此刻,只想假装一切还好。
文学给失意的人们留下一道可以宣泄情感的口子。他们写作写诗,宣泄情感,他们想死更想活,是文学在挽留他们,慰藉他们,给了他们活下去的理由!
太宰治的《晚年》里写了这么一句话:“我本想这个冬日就死去的,可最近拿到一套鼠灰色细条纹的麻质和服,是适合夏天穿的和服,所以我还是活到夏天吧。”
海子一首《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虽然写满了希望和向往,但是字里行间都充满了痛苦和凄凉。(这首诗写于1989年1月13日,距海子卧轨自杀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
……
如果你也感觉到痛苦,读书读诗,真的是个不错的选择。通过文字,从别人那里借到了力量,充实了自己荒芜的内心,多了些活下去的理由。
李白啊李白,我太喜欢李白了!喜欢他的才气,喜欢他的潇洒不羁……他是世间绝无仅有,可仰望他也会刺痛自己。影片是用高适的视角去解读李白的,高适和李白,就像凡人与天才。不知看完影片,又有多少人会和高适共情。那种感觉该如何表达?就好像我们想成为李白,但是偏偏活成了高适的样子,不知未来何去何从,就很焦虑。
而高适治好了我的焦虑。李白是学霸,高适是学渣;李白是富二代,高适穷困潦倒;李白朋友很多,高适不善交际;李白在长安做官时,高适还在乡下种田;(在影片里)甚至不结婚买房也可以……这个盛世有太多的能人贤士、才华横溢之人,有太多的求而不得,但是高适不急不躁,一年不行就十年,十年不行再十年,专注自身的发展,也不放弃在自己的短板上努力,脚踏实地,近五十岁做官,最后却是盛唐诗人里唯一封侯的诗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都有自己的步调和节奏,不必因为别人随口一句话而放弃自己热爱的东西,就像玉真公主一句“太吓人”把高适的枪法否定了,盛世的长安不需要高适杀气腾腾的枪法,但是高适依然没放弃他的高家枪法。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以什么方式去争取。
我觉得我又可以了!好像现在也不是太糟,感觉以后会更好的,拒绝精神内耗,继续往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