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资讯丨影像河北|蓝海“植绿”
河北日报 2023-06-28 09:18:28
02:21

视频摄制 | 河北日报记者 赵杰 通讯员李玉昆

移栽工人在泥泞的海床上,一手挖洞,一手栽苗。

6月9日,移栽工人将海草苗运送到作业区域。


(资料图片)

移栽工人一起努力将船推出搁浅区域。

6月9日,技术人员查看前期栽种的海草苗生长情况。

转运船将海草苗布设到作业区域。

技术人员用定位系统确定作业区域。

工人们在海床上进行海草苗移栽作业。

“出海喽!”6月9日6时,随着船长一声吆喝,100余名技术人员和海草移栽工人快速登船。

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唐山市曹妃甸区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的作业区域。据河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海洋地质调查所副所长李晓峰介绍,这个项目是该队实施的首个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

作为保护海岸的天然屏障,海草床与红树林、珊瑚礁并称为三大典型近海生态系统。曹妃甸龙岛及邻近海域,拥有国内现存已知温带海域面积最大的鳗草海草床。该项目遵循“自然修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原则,对龙岛西侧及北侧浅水海域的受损海草床,采取播种、基质修复、种苗移栽等多种技术手段,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

清晨的大海并不平静。海浪涌来,船上的人左摇右晃,激起的大片水花很快打湿全身。

“虽然风浪比较大,但时间耽搁不得。”李晓峰说,5月和6月的最低潮是海草床修复的绝佳时机。不同于陆地生态修复,海洋生态修复受限于天气、温度、潮汐、风力等多方面因素,只要能出海就一定要把握好时机。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航行,船只到达作业区域。等海水退到了合适水位,海草移栽马上开始。骄阳似火、酷热难耐,行走在泥泞的海床上,每走一步都异常困难。许多技术人员和工人干脆直接跪在泥水里,一手挖洞,一手栽苗,不一会儿满身满脸都是泥。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张工作,到了涨潮的时间。大家收拢队伍,踏上归途。此时已临近中午,劳累的人们很快在返程的船上沉沉入睡。

据介绍,该项目今年将建设海草床增殖扩繁区531公顷、海草床裸斑修复区105公顷,播种海草种子300万粒,种植海草965万株,并建设智能监测平台1个,有效保护和优化曹妃甸海域海岸带生态系统。

文/河北日报记者 赵 杰 师 源

图/河北日报记者 赵 杰 通讯员 李玉昆

关注河北日报,了解更多权威资讯

热门推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