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号吗,要号吗……”去过三甲医院的人们,应该都听到过挂号“黄牛”在路边揽客的声音。在当前医药反腐风暴的大背景下,“黄牛”、红包等医疗不正之风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黄牛”的办法
互联网时代,预约问诊从线下转移到线上,老年人操作不便,家里的年轻人就成为了挂号的主力,孙淼(化名)就是其中之一。即使非常有抢号经验,每次都瞄准时间盯着医院放号平台,她也有几次抢不上号。
(相关资料图)
此时,她会首先选择挂医院开出的特需号。就家中老人常去的医院来说,普通号是50块钱,特需号就是300块钱,价格高且不能报销。按孙淼所说,知名医院及科室的特需号比普通号好抢,“一般盯着就能抢到”。
但有时,她的家人会选择另辟蹊径,转而求助挂号“黄牛”。
在北京一家三甲医院门诊外,时常盘踞着一批“黄牛”组合,通常由一对母子组成。老太太时不时在路旁询问路人“要号吗”,得到肯定回答后把人拉倒远处和负责操作的“黄牛”面谈。
一名“黄牛”开出了她的价格。选择副主任、主任和知名专家分别要支付60元、80元、100元的挂号费和400元、500元、600元的“服务费”,特需号共1000元起,需要提前付200元定金。她还建议,不要选择挂周末号,光是挂号费就比工作日要贵,加上服务费至少要600元,“钱都交给医院了,不划算”。
“现在都约满了,医生到点就下班,你挂不上,我有办法给你往里面加号。”这位“黄牛”一边展示自己和客户交易成功的聊天记录,一边保证肯定能在本周挂上号。
除了加号,还有的“黄牛”用患者的身份信息实名制抢号。
一名“黄牛”提到,如果不指定医生可以保证本周挂上号,而指定医生则需提前五天预约,不能保证本周挂上号,因为“在系统里抢号,不一定能刷出哪位医生的号”。
与在医院门口游走拉客的挂号“黄牛”相比,有的“黄牛”更加隐蔽。
李玉(化名)曾在“黄牛”处挂过专家号,她提到,那位“黄牛”不加陌生好友,都是让熟人老客帮约。“可能是遭遇过严打。”李玉说。
熟悉的面孔
交谈过程中,第一名“黄牛”提到,她一直挂这家医院的号,对这家医院心血管内科很熟悉,哪位医生看哪种病,什么时间段出诊,她都了解。“你看看病人是哪种病情,想换瓣膜还是搭支架,是心衰还是高血压,可以和我说,我给你挑大夫,给你发名字和简介,要哪个我就给你约哪个。”
另一名“黄牛”也提到,如果没有指定的医生可以推荐医生,无论是冠心病还是心律失常,都能挂上相应医生的号。
“在我这挂号,如果你看不上医生,我带你进去找他。”该“黄牛”说。
不仅挂号“黄牛”对医院和医生熟悉,这家医院的执勤人员对这些“黄牛”也很熟悉。
医院保卫处安排执勤人员在门诊外站岗巡视,其中一项职责就是抓“黄牛”。据执勤人员所说,这些人每天早上都会来,赶走之后第二天早上还会来。
至于如何看出哪些人是挂号“黄牛”,执勤人员直言自己有经验,“来来回回就这么几个人”。
医院的行动
今年5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引发《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方案(2023—2025年)》,《方案》提出,优化预约诊疗平台,推行实名制预约,加强退号、失约管理,严厉打击“号贩子”。
在地方,各地打击“号贩子”的行动也一直在持续。去年8月,江苏省纪委监委推动相关部门组建专案组,开展医院“号贩子”问题专项整治,同时指导省、市卫生健康部门派驻纪检监察组和在宁各大医院纪检监察机构,严查快处“号贩子”背后“医贩勾结”腐败典型问题。
近年来,各地医院推进信息化、智能化,采取实名制、人脸识别等方式帮助患者正常就诊,保障医疗资源的公共性和公平性。
除了安排执勤人员在门诊处开展常态化巡逻外,上述医院还在进行其他打击挂号“黄牛”的行动。
中新网从该医院负责接听投诉的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医院一直都在严厉打击挂号“黄牛”,首先要保证院内职工和“黄牛”是没有关系的,其次是保证号源的归属。该工作人员介绍,医院信息中心负责管理挂号系统,会对号源进行抽查和溯源,如果不是正常号源,有可能会遭遇拒诊。
针对“挂号”黄牛扰乱就医秩序,该工作人员建议,如果发现挂号“黄牛”可以报警或向医院投诉。还强调,该医院一般是夜间12时在掌上APP和微信公众号放号,推荐各位患者通过官方渠道而非第三方软件挂号,保证从源头上挂号。(张钰惠)